近日,河北省教育廳發布
關于做好2023年普通中小學
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
在義務教育學校招生中提到
嚴禁采集學生家長職務和收入信息
在普通高中招生中提到
逐年減少大校額學校招生計劃
逐步將學校年度招生計劃
控制在1000人以內
……
一起來看詳細內容
↓↓↓
義務教育學校招生
未送孩子接受義務教育
或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在“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權利”方面提到,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入學。
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無正當理由未送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育,由當地鄉鎮政府或者縣級教育行政部門給予批評教育,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司法部門依法發放相關司法文書,敦促其送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防止大班額反彈
在“切實保證義務教育學位供給”方面提到,防止大班額反彈。
各地要動態研判義務教育學齡人口變化趨勢,科學規劃區域內城鄉中小學布局,確保城鄉中小學布局與區域學齡人口變化相適應。
落實好城鎮居住區配套學校建設與住宅建設首期項目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的要求,保障義務教育學位供給,切實滿足適齡兒童少年就近劃片入學需求,確保56人及以上大班額問題不反彈。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和學校按照小學每班不超過45人、初中每班不超過50人加強資源建設。
合理劃定招生片區范圍
嚴格遵守免試入學規定
在“全面落實義務教育學校免試就近入學”方面提到,按照“學校劃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學”的目標要求,根據本行政區域內適齡兒童少年人數、學校分布和規模、行政區劃、交通狀況等因素,為每所義務教育學??茖W劃定招生片區范圍,核定招生計劃,確保義務教育劃片就近入學全覆蓋。
高等學校附屬中小學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入學納入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門招生入學工作統一管理。政府購買的民辦學校學位,按照公辦學校劃片辦法統一招生。
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繼續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優先滿足學校所在縣(市、區)學生入學需求,所在縣(市、區)招不滿且審批機關為市級及以上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或行政審批部門的,可以在審批機關管轄區域內適當跨縣招生,不得跨設區的市招生。
所有義務教育學校均要落實公民同招工作要求,不得通過任何形式提前摸底爭搶生源,堅決杜絕以任何形式提前招生。報名人數超過核定招生計劃數的民辦學校,全部采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招生。
所有公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都要嚴格遵守義務教育免試入學規定,嚴禁使用考試、面試、測試、測評、競賽、面談、篩選簡歷或者任何變相形式選拔學生;嚴禁自行組織或與社會培訓機構聯合組織以選拔生源為目的的各類考試;嚴禁采用社會培訓機構的各類考試結果作為招生依據或參考。嚴禁以各類考試、競賽、培訓成績或證書等作為招生依據或參考。嚴禁以“國際部”“國際課程班”“境外班”等名義招生。
確保隨遷子女享有平等入學的權利
在“大力保障特殊群體受教育權利”方面,保障隨遷子女入學權利。
簡化優化入學流程,在參與報名、電腦隨機派位等環節對隨遷子女一視同仁,確保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享有平等入學權利。
學校要實行隨遷子女與本地戶籍學生混合編班、統一管理,加強對隨遷子女的教育管理服務,保障隨遷子女平等接受教育。
嚴禁采集學生家長職務和收入信息
在“努力加大便民惠民力度”方面提到,全面清理取消學前教育經歷、計劃生育證明、超過正常入學年齡證明等無謂證明材料。預防接種證明不作為入學報名前置條件,可在開學后及時要求學生提供。
應當采集學生基本信息、家庭住址及家長姓名、聯系方式等必要信息,嚴禁采集學生家長職務和收入信息。信息采集工作應在招生入學時一次性采集,不得利用各類App、小程序隨意反復采集學生相關信息。
全省義務教育階段公辦、民辦學校要嚴格落實均衡編班規定,對新入學的義務教育學生,要按照隨機派位方式均衡編班,均衡配備師資,嚴禁學校以任何名義設立或變相設立重點班、快慢班、實驗班等。
普通高中招生
民辦普通高中
可適當在審批地外招生
在“合理確定招生范圍”方面提到,普通高中實行屬地招生,具體招生范圍由各市(含定州、辛集市)、雄安新區(以下統稱各市)教育行政部門在區域內統籌確定??h(市、區)屬公辦普通高中原則上在本縣(市、區)域內招生,設區市市屬公辦普通高中原則上在本市城市區范圍內招生。
高等學校附屬中學招生,由所在地市級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管理,招生范圍與所在地其他市屬學校相同。
空軍青少年航空班、海軍青少年航空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在全省范圍內招生,招生計劃由空軍、海軍分別會同教育部下達。
民辦普通高中以審批地招生為主,具體招生范圍和計劃分布由審批地市級教育行政部門確定。在優先滿足審批地初中畢業生就學需求的前提下,民辦普通高中2023年可適當在審批地外招生,招生計劃不得超過學校招生計劃總數的10%。
自主招生人數不超過
年度招生計劃總數的5%
在“科學明確招生依據”方面提到,普通高中學校招生要以初中畢業生升學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為依據,不得錄取無河北省初中畢業生升學考試成績的學生。
各市教育行政部門可在本市范圍內選擇部分普通高中學校試行自主招生,自主招生范圍應與統一招生范圍一致,自主招生人數不超過試點學校年度招生計劃總數的5%。自主招生應安排在當地中考成績公布以后進行。試行自主招生學校的試點方案經各市教育行政部門批準后報省教育廳備案,并由各市統一向社會公布。
逐步將年度招生計劃
控制在1000人以內
在“嚴格管理招生計劃”方面提到,嚴格控制大班額,起始年級班額不得超過55人,鼓勵減少班容量至50人以下。加強控制大校額工作,逐年減少大校額學校招生計劃,逐步將學校年度招生計劃控制在1000人以內,新建學校年度招生計劃嚴格控制在1000人以內。
嚴禁普通高中學校
以任何形式搶奪生源
在“嚴格按照程序招生錄取”方面提到,嚴禁普通高中學校以任何形式私下向考生違規承諾錄取或以“簽訂預錄取協議”等方式搶奪生源。
嚴格加強學籍管理
嚴肅招生入學紀律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充分利用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加強日常監管,嚴格落實學生“人籍一致,籍隨人走”,嚴禁出現人籍分離、空掛學籍、學籍造假等現象,嚴禁學校借轉學名義變相掐尖招生,嚴禁為違規跨區域招收的學生和違規轉學學生辦理學籍轉接。
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和教育部提出的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十項嚴禁”紀律。健全違規招生查處和責任追究機制,暢通違規舉報和申訴受理渠道,及時糾正和嚴肅查處各種違規違紀招生行為。
對違規的公辦學校,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整改,視情節輕重給予警告、通報批評、取消評優評先資格、撤銷榮譽稱號等處罰。
對違規的民辦學校,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整改,視情節輕重給予約談、通報批評、依照有關規定給予減少下一年度招生計劃、停止當年招生直至吊銷辦學許可證等處罰。對違規參與招生的校外培訓機構,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整改,視情節輕重給予警告、通報批評、列入“黑名單”、停止招生直至吊銷辦學許可證等處罰。
對違規違紀的個人,按照干部管理權限,視情節輕重給予相應的黨紀、政務處分直至撤職或者解除聘用關系;涉嫌違法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門追究法律責任。
對于因監管不到位、履職不到位造成不良影響或嚴重后果的地方,要依法依規嚴肅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努力營造規范有序、令行禁止的良好生態。
上資訊網,選靠譜好房
查最新樓盤價格
張團團精選
張家口吃喝玩樂2折起